各职业学校
为探索数字化转型对于艺术设计行业的影响和发展,从而推动数字艺术设计行业的创新和升级。实现数字技术与优秀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运用市场主流软件进行数字创意绘画、数字模型设计、数字交互展示等操作,掌握核心技能水平,同时展示选手技术操作规范等岗位素养,引领人才培养改革。我室经研究决定,2023年10月底举办第十八届南京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文化艺术类数字艺术设计项目比赛暨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数字艺术设计项目比赛南京市选拔赛。为做好竞赛与选拔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竞赛内容和要求
比赛时长为4小时,分4个模块同时完成。其中,数字创意绘画模块成绩占比25%;数字建模设计模块成绩占比35%;数字交互展示模块成绩占比35%;职业素养模块成绩占比5%。
模块1:数字创意绘画
数字创意绘画模块要求:根据给定主题、素材,对数字内容进行原创设计,并完成角色、场景、道具及视觉设计。考察快速设计与制作数字插画、角色、场景、道具,渲染场景氛围等专业能力,整体画面在维持视觉效果和谐统一的前提下,突出重要元素的主次关系和细节,注重色彩平衡和整体构图
模块2:数字建模设计
数字模型设计模块要求:根据给定模型透视图或者三视图等素材,制作三维模型,完成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要求制作的三维模型还原度高、外形美观、结构准确、比例适当、布线合理,能在制作过程中控制好模型的面数。完成三维模型的贴图绘制,制作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贴图的色彩、质感、光线等需求
模块3:数字交互展示
数字交互展示模块要求:根据给定素材,完成数字场景创设、灯光渲染、交互界面、动画视频、视觉特效等数字艺术展示作品。要求场景布局、地形环境、灯光渲染、气氛氛围等方面充分考虑设计理念、风格和情感表达。实现光影的自然变化,制作出逼真的特效效果,达到最佳的视觉呈现。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与用户的互动,设计出简洁、易用、富有交互性的数字化产品
模块4:职业素养
考察参赛选手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团队风貌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二、 参赛对象
1. 本项目比赛为团体赛,设中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中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为2人一组。学生组每组限报2名指导教师。中职学生组和教师组各校限报一到二组。
2. 中职组参赛选手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以报名时的学籍信息为准)。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能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比赛。教师组参赛对象为中、高等职业学校在编教师或连续聘用三年以上的在聘教师。
三、奖项设定:
各项目参赛总人数10%获得一等奖,20%获得二等奖,30%获三等奖,获得单项奖和团体奖优胜者,由市教育局综合研究确定代表南京市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数字艺术设计技能学校和团队。
四、竞赛组织机构
我室将聘请相关职业院校、行业及部分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命题组和裁判组,并确定3~5人组成仲裁委员会。命题组和裁判组负责竞赛命题与评判,仲裁委员会监督、仲裁各项竞赛,保障竞赛工作在“公正、公开、公平”的环境中进行。
五、报名、报到及注意事项
报名各校填写好报名表(见附件1),并经学校审核并加盖公章。各参赛队应于10月15日前将报名表、各参赛队员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各1张)一并送交市职业教育研究室603室宋老师,逾期不交者视为自动放弃。学生一经报名不得更换,若比赛现场发现参赛选手与报名表不符,将取消比赛资格。
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
二O二三年十月
第十八届(2024年)南京市职业学校师生南京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文化艺术类 数字艺术设计项目竞赛比赛报名表 | |||||||
参赛学校 (纸制表加盖学校公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 |||||||
竞赛类别 | 竞赛项目 | 组别 | 姓名 | 学校 | 选手身份证号 | 指导教师 | 选手或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
文化艺术类 | 数字艺术设计 | 学生 | |||||
文化艺术类 | 数字艺术设计 | 学生 | |||||
文化艺术类 | 数字艺术设计 | 学生 | |||||
文化艺术类 | 数字艺术设计 | 教师 | |||||
文化艺术类 | 数字艺术设计 | 教师 |
备注:各参赛队报名表等相关材料送交市职业教育研究室603室,同时填写群在线报名文档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

